|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机构设置 信访平台 党建专栏 预决算公开 法治中国行 党史教育 教育整顿

 

《致年轻律师的信》 ——我为什么没有去做律师

  发布时间:2017-08-30 16:41:01



讷河法院审监庭 梁明山

    最近读了艾伦.德肖维茨的《致年轻律师的信》,他是一名律师、法学教授、作家。28岁的他就成为哈佛大学建校以来最年轻的法学教授。他的职业生涯中,代理诉讼成功过许多重大案件,其中有著名的辛普森案、泰森案、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案、克林顿总统弹劾案甚至还有美国总统大选案等一系列备受关注的案件,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辩护律师”。《致年轻律师的信》凝聚了作者执教哈佛和律师执业37年间的职业经验和学习感受,提炼出了忠告37条,其中包括人生感悟、经验教训、成败得失、做人原则、职业规划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读完此书,使我感慨很多,脑海中始终萦绕着这样的疑问:我为什么没有去做律师?

    我为什么没有去做律师?这是一位长者问过我的问题。那日,系统内的视频会议后,他笑着问我,办案压力大,责任终身制,你不如去做律师好了。我不知道这是戏谑之言还是一名老法官的中肯建议。我想组织培养的多年,从一名书记员、法官助理、助理审判员到员额法官,不是为了我有朝一日离开法官队伍成为一名“有丰富审判经验的律师”,而是想让我成为一名能吃苦、能办案、干担当、守底线的合格人民法官。

    我为什么没有去做律师?因为我有我固执的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在于信仰,一种对法的坚持,而非遇难而转,谋小利而弃大义。对于法律,法官应该怀着一颗敬畏、谦抑的心去信仰,以一种坚持到底的情怀,扼守住心中的道德准则,将守法、爱法的精神深深的刻进自己的心里,融入司法审判的日常工作中之。 平等对待、公正裁判、敢于担当、一身正气是法官正义信仰的内在要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应该是我们青年法官的孜孜以求的目标。

    我为什么没有去做律师?因为法官的职业使我个人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实现。从跨入法学院的那一刻起,身着法袍,手执法槌成为一名站在高高审判台的法官就是我的梦想。“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如果说,天平是公正的象征,那么,每一位手持天平的法官就是那灿烂星空的守护者,我们用内心的良知和对法律的坚定信仰,在真与假,善与恶的碰撞边缘,维护着公平与正义,肩负着扶正安良、定纷止争的神圣职责。法官是正义与忠诚带代表。法官有着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一颗赤诚的心。维护社会正义是永恒的事业,而唯有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审判事业的执着追求,才能实现人民法官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崇高誓言。我骄傲,我是一名人民法官。

    我为什么没有去做律师?因为法治建设的求索中需要我的坚守。近年来,法官面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可能没有高额的收入,有时还要背负着当事人的不信任和责难。但就像马彩云法官说的那样,“谁都有迷茫的时候,可是只要想清楚自己真正热爱的是什么,你就会懂得作为法官坚持下去的意义。”法官的坚守来自于对审判事业的热爱,既然选择了这份坚持,我们就责无旁贷。司法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审判权运行方式、法官职业保障等各项制度正在不断完善,法官的待遇和保障都会越来越好,只要我们坚定不移的走在司法改革的路上,未来的日子,必会对得起我们对正义的坚守。

    我为什么没有去做律师?因为我相信法治社会中不仅需要我这样一名带着审判经验的律师,更加需要一名立场坚定、一往无前追求法治信仰的合格法官。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