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我已在法院工作了一年,对法律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渐渐地喜欢上读相关法律著作的书籍,其中法家经典著作《韩非子》,让我获益匪浅。
    韩非,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曾称赞过这位古人:“韩非的思想深邃而又超前,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国古代最有作为的政治家之一。”韩非所著作的《韩非子》闪烁着治世大智慧的光芒,我相信,读过《韩非子》的每位读者,都会深深地被这本书中治世智慧的光芒所吸引。纵览古今的悠久历史中,文化璀璨的星空中,韩非的思想就是一颗耀眼行星,在春夏秋冬四季的轮换中,为中华民族的子孙照亮前程,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后世一代又一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智慧光芒。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韩非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虽然说话结巴,但他用笔墨发扬了前任的法家思想,把“法 、“术”、“势”三者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在当时的社会中主张法家思想,形成法家完善的思想体系。他用实践的力量指出何谓法、术、势。在韩非法家思想中,明确提出“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这句话道出法的公平、平等。法律不会偏袒任何有权势的人,同时法律就是一把尺子,一条准绳,一切都要按照法律的规定,法律不会屈从于不公平的势力,无论任何人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惩治。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告诉我们,当下的执法者,要秉公执法,在执法的过程中不屈于权贵,维护法律的尊严,才能让法律发挥它的作用,让每位人民心里守法,认识到法律的平等性、公平性。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纵览古今中外的国运兴衰,历史的哲理告诉我们“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治乱兴衰之道,主要在于法纪的推行,是否严明法纪,严格杜绝因私违纪枉法。以个人为道就会混乱,以法律为道就会秩序井然,太平无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就是让每一个部件有序运转的润滑油。国家的法律越是明细权威,社会的情况也就越容易得到控制。韩非的这个思想主张,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代环境,执政者应该摒弃私自特权的心理,只有放下私心做事,依照国家的法律理政,韩非在其著作《韩非子.有度》中这样写道:“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体现出他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制定了“法”,就要公正执行,任何人都要平等,树立法的权威性。有这样的一句话“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也正如当下的“信仰法治是对良法善治的尊崇不违。”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全力以赴,用无私的双脚为人民踏出生活的幸福梦。领导干部们严于律已、放弃私欲,凡事都按照法纪办事,做法律的拥护者、捍卫者,为法治中国的明天画上美好愿景。
    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在这本书中,韩非对于个人追求的理想提出了“欲成其事,先败其事。”想要做成这件事,可能首先遇到的是失败于这件事。正如那句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对于个人来说,尤其是年轻人,在生活工作难免会遇到挫折,有的人一蹶不振,放弃眼前拥有离成功只差一步的好机会。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时需要摆正心态,在错误的基础之上,变得更好,领会到欲成其事,先败其事的真谛;对于一个国家民族来说,法治是一个循序渐进完善的过程,也需要有“欲成其事,先败其事”的心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最初的法治可能存在不完善的情况,但这就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在跌倒中学会了走路,在走路中学会了奔跑。法只有在不断地完善中才能“成长”,在“成长”中变得成熟。我们民族需要成长的自信,更需要这本书中所言,需要胜不骄、败不馁,人民相信我们党领导的智慧,一起共济同舟风雨,支持依法治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奉献自我。
    自胜谓之强,自见谓之明
    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因为韩非从小时候开始说话结巴,所以他不善于表达,更不善于和别人争辩,但能够自知自身存在的不足,弥补自己说话方面没有口才的不足,把思想寄托在笔尖上,著书传世。他能够自知不足之处,这可以说是他的智慧之处。韩非最初在韩国,他想为自己的国家做出贡献,曾多次进谏韩国的君王,但每次君王都忽视他的谏言,无法得到重视。他知道自己的处境,但却战胜了私人情感的欲望,放弃了自己的家乡,来到了秦国,为秦国提供法家思想,成就了伟大的思想家。这就是韩非能够战胜自己的欲望,体现内心强大的之处。当下,无论对于我们人生,还是国家,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能够知明、知强,才能收获成功,国家才能久盛不衰。
    韩非的思想之所以流传至今,被世人所借鉴,是因为他的思想治世智慧对每个时代仍然振聋发聩,让我们获益匪浅。我相信,读《韩非子》不仅领悟这本书治世的智慧光芒,还能够让每位读者领会到做人的智慧之道。这部书在历史前进的车轮下,在璀璨的历史文化思想的星空中散发明亮的光芒,指引世人们的步伐永远不要停止地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