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河市人民法院立案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诉讼制度改革,加快推进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改革”等重要论述,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把握法院工作规律,努力探索纠纷解决工作中的矛盾下沉和纠纷前移机制,不断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有力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强化人民调解基础作用,推进诉调对接
我院与司法局建立了诉调对接,并联合制定《关于完善多元化解诉调对接机制、依法化解民事纠纷的若干规定》。年初至今,已实现委托、委派人民调解员调解案件2363件,调解结案1077件,调解成功958件,调解成功率89.28%。整合各方调解资源,努力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门源样板”。
强化调解人员关键作用,助力诉前调解
我院加强对“三进”工作的统筹,不断加强诉源治理,目前已在2个街道、15个乡镇、23个社区、14个农林牧场、3个大型企业、171个行政村选配了237名人民调解员,并实行网格化管理。我院积极与市委、政府沟通协调,经市领导同意,市司法局选派5名人民调解员进驻5个派出法庭,充实法庭调解力量。党组书记、院长路兴东亲自对人民调解员进行培训,以提高调解员法律知识水平和调解技巧。并指令15名民事法官分别对接讷河辖区15个乡镇的调解员进行法律、法规的指导。从2021年人民调解结案的500余本卷宗中,随机抽取70%进行检查,监督调解案件质量。
创新优化立案窗口设置,丰富窗口职能
我院立案窗口按内设机构改革后审判执行业务职能与立案受理工作量需要,科学设置民商事、执行、刑事、信访立案窗口,不断提高立案质效,满足群众需要。设立自助立案终端,开通网上立案系统,开设跨域立案窗口,实现了登记、审查、受理、缴费、分案、信息推送、财产保全、诉讼费减缓免审批的“一站式”服务。今年受理网上立案4056件,诉讼服务向着让信息多跑路,当事人少跑腿的方向发展。接入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评估平台,完成与网上诉讼平台、分调裁审平台等23个平台对接,制定相关诉讼服务机制9项、规则6项,再造诉讼服务流程,为不断提升诉讼服务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创新加大诉前保全力度,保护合法权益
为有效防止义务人转移、隐匿财产,切实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诉前保全。我院持续加大诉前保全力度,要求能保尽保。申请人申请诉前保全并提供担保后,我院48小时内作出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今年已实现诉前保全案件101件,对比去年大幅度增长。
创新开展诉前司法鉴定,提升审判质效
我院扎实推进诉前鉴定工作,法律与技术合力为解决纠纷发挥了极大的杠杆作用。当事人会基于此对己方是否胜诉以及诉讼请求是否可以获得支持有合理的预期。大大减少了诉讼中鉴定材料周转耗时,缩短了审理期限,节约了司法资源。今年已组织诉前鉴定案件75件,促进纠纷的协商调解,不断提升案件调解率。
创新组建司法送达团队,高效集约送达
经院党组研究决定在诉讼服务中心组建送达团队,送达组由2名员额法官、2名法官助理、2名司法警察、4名书记员组成,实行划片、分区负责民商事案件送达工作。送达团队利用电子送达、邮寄送达、委托送达、直接送达等送达方式,“全程留痕”,送达团队成立至今共计送达案件1613件。法官送达过程中通过做当事人工作,当即调撤案件45件,既减轻了院内办案压力,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诉讼需求更快实现。确保实现“便民、利民、惠民”和“打官司不求人”的目标。
让人民群众满意是法院工作的目标,讷河市人民法院将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职能,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