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讷河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少年审判工作情况,并发布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刑事审判庭负责人张颖、法官陶禹出席发布会并发言。
青少年是家庭的希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讷河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全面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依法办理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共同推进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事业发展。主要做法如下:
一、深化机制改革,建设专业队伍。我院按照1名刑事法官、1名民事法官和1名行政法官的形式,即“1+1+1”模式组成少年审判专业合议庭,组建专门审判团队,强化制度保障,坚持依法惩戒,实施精准帮教。根据《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的规定,坚持应封尽封的原则,及时全面对符合封存条件的相关材料予以封存。
二、强化部门联动,落实双向保护。我院将涉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与家庭教育指导相结合,对涉案未成年人的父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干预。坚持对未成年被告人处罚与合法权益保护相统一,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政策。同时我院根据案件的特点,主动联系市检察院、市妇联、市司法局、市教育局、社区、街道等相关部门单位,确保未成年人可以在家庭、社会共同保护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三、打造少审品牌,坚持寓教于审。 刑事审判庭少审团队配备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配合少审法官在审判的各个阶段同未成年人及时交流、沟通,了解其心理变化和动向。将心理疏导、心理测评、心理矫正三个层面的功能纳入到少年审判的庭审前、庭审中、判决前、判决后的四核环节,打造绿色少审品牌。为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减少未成年人在审判阶段的心理压力,充分体现“寓教于审”的工作理念。
四、加大防范意识,延伸少审工作。讷河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以法治副校长的身份,定期在我市中小学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通过生动形象的真实案例向学生们开展法治教育,“普法进校园”活动受到中小学的欢迎,此项工作已成为我院的常态化工作。同时在审理侵犯未成年人案件中我院同步向相关部门下发司法建议,积极整合社会资源,让未成年人可以在学校与家庭的双重保护下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维护未成年人权益,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今后,刑事审判庭全体干警会从过往的工作方式中总结更好的经验,创新少审工作的方式方法,用公正严明的法律守卫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用温暖的司法温度带给迷途少年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