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记事起,北满特钢就一直以昂扬的姿态矗立在我所居住的小城的中心地带,每天都有运输钢铁的内燃机车轰鸣于轨道之上。北满特钢——带着光荣与辉煌历史的特殊钢企业,是我国“一五”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中唯一的特殊钢企业,无疑是家乡人民的骄傲,是几代人的呕心沥血、栉风沐雨。北满特钢为我们的国家的第一门重型火炮、第一辆重型坦克、第一艘核潜艇、第一架歼击机、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艘万吨远洋巨轮、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第一枚洲际导弹提供了关键性合金钢材,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称赞它为新中国的“掌上明珠”。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北钢错失了继续发展的机遇,市场经济以来,产能过剩的弊端逐渐显现加上钢铁行业的持续低迷,像一个无形的大手,将昔日的“掌上明珠”推向了悬崖的边缘。《涅槃重生》就是讲述人民法院帮助北满特钢的破除沉疴、浴火重生的故事,展现了人民法院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体现了人民法院如何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自觉承担政治使命、服务国家建设,主动顺势而为,有所作为。
企业的破产重组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与死”,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既要解决几千名在岗职工的收入和生存,又要保护广大债权人的合法利益,成了摆在李泽恩法官面前的难题。这考验的不仅仅是人民法院以司法服务护航地域经济的能力,还考验着每一个审判人员的思想素质和办案能力。从接手这个“烫手山芋”以来,李泽恩苦心孤诣钻研重整方案,找寻挽救企业的可能性,重整计划的制定和推进是关键中的关键,这决定了企业重整是否能达到预期目的,可仅仅只有一个优秀的计划还远远不够,李法官通过不断寻找投资人,努力争取政府支持,实现府院联动。正是有了他这种毫不犹豫的坚持,才有了北满特钢的重新焕发生机的希望。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北满特钢的涅槃重生,离不开司法机关的保驾护航。为了更好的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法院人从未停止探索创新的步伐,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工作,认真落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坚持能动司法,摒弃“一破了之”的观念,准确识别企业重整价值,通过引入行业优质投资人,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盘活核心资产价值,化解债务危机,从而实现法律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企业纾困提供了能动司法模式。
回到现实中,通过省市政府的的通力支持,人民法院的不懈努力,濒临破产危机的企业终于看到了希望,迎来了最大的转机。建龙集团入主北满特钢后,通过整合上下游产业资源,强化原料保障能力,拓展销售市场;通过增加技改工程和环保设备投入,使北满特钢尽快恢复生产和经营活力;通过发挥北满特钢现有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保持职工队伍稳定;通过加强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实现北满特钢的涅槃重生。
明珠蒙尘、不掩其芒,北满特钢恢复了往日的昂扬姿态,父辈们的“掌上明珠”依旧熠熠生辉。家乡的小城又迎来了新的面貌。满怀对党的赤诚,对祖国钢铁事业的执着与热爱,钢铁工人又走向了工作岗位,背负着几代北钢人的光荣与梦想,继续挺起中国的钢铁脊梁。
齐齐哈尔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破产审判工作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也为今后的破产案件作出了示范。新时代新征程,讷法人会继续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不断提升审判质量、效率和透明度,持续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法院力量。
最后,一首忆秦娥与诸君共勉。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